精密鑄造是首飾批量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但在實際生產操作中,由於對精密鑄造缺乏理論認識及在整個精密鑄造過程中的每一工序缺乏準確的理解,往往會出現很多的不合格首飾鑄件。
針對在精密鑄造過程中由於首飾蠟模不合格,最終導致不良首飾品的原因進行分析研究,提出具體的改進方案,以在生產實踐中起到指導作用。
首飾精密鑄造的操作過程 利用精密鑄造批量生產首飾過程可分為8個工序: 1.原模型:用貴金屬或蠟製作模型並焊接澆道 2.橡膠模具:橡膠模具的硫化與開割 3.蠟模組:用橡膠模具注出蠟模並焊接成蠟樹 4.蠟模的完成:清潔蠟模表面 5.石膏型:蠟模的石膏漿埋沒真空脫泡及自然乾燥 6.脫蠟及焙燒:蠟的回收和石膏模的焙燒過程 7.熔化金屬:熔化要用的合金 8.鑄造:澆注成形
每個工序之間都有著必然的聯繫。 為了獲得良好的首飾鑄件,每一工序都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某一工序的疏忽,會導致首飾鑄造品的不合格。
首飾原模型的製作 精密鑄造過程中首飾原模型的製作有2種方法,一種是用貴金屬作為主要製作材料,手工製作原模型;另一種是用硬蠟進行雕刻完成原模型。 主要研究用硬蠟雕刻首飾原模型至首飾蠟模型樹的熔接等有關精密鑄造模型部分中易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在市面上雖有各種顏色、形狀及不同硬度的蠟材料,但套用於精密鑄造模型的可分為硬蠟和軟蠟。 硬蠟可套用切、削等方法來改變形狀,配合使用銼刀或雕刻刀作細部形狀的修正,從而可做出與創意構思完全一致的首飾作品。
一般首飾蠟模的厚度約為1. 0 mm左右,若太薄的話,鑄造時會妨礙金屬液的流動性。 此外,若首飾蠟模厚處與薄處相差太多,鑄造後的首飾表面容易產生砂孔。 因此在雕刻首飾模時要注意掌握厚度。
軟蠟則可用手來折、彎曲蠟片或利用線蠟來做成各種形狀,當首飾的彎曲程度或厚度表現只看設計圖較難理解時,可套用薄片狀的軟蠟,以雕刻刀切出所要的形狀。軟蠟片極易自由拿捏塑造出生動自然的曲線,可幫助靈感的發揮。
將其作為設計構思之延展時,不但可充分掌握首飾作品的長度及厚度,亦可避免金屬材料使用不當所造成的浪費,提高作業效率。
以蠟作為首飾原模型的加工工序,在上述8個工序中表現為要經過第3至第8工序完成,再通過精密鑄造過程,轉變成批量的首飾作品,即完成從首飾蠟模到貴金屬的轉變,是比較常用的技法,其中,蠟模在精密鑄造階段是將蠟模所占的空間轉換成貴金屬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有效工藝。
而用貴金屬製作的首飾原模型,可直接按照第1至第8的工序完成從原模型的製作到最終首飾品的整個過程。
在精密鑄造的首飾原模型製作、首飾蠟模射出、焙燒及鑄造後的銼削、拋光處理中,因產生收縮首飾品尺寸會發生變化,因此,首飾原模型應比首飾設計圖增加1 %的尺寸。
在首飾原模型的製作中易發生的缺陷及預防措施具體分析如下。 (1) 首飾原模型表面的拋光程度直接影響首飾蠟模表面的質量,因此首飾原模型表面不應有任何微小痕跡,拋光處理後如有必要,可進行鍍鎳處理。
(2) 首飾原模型澆道直徑與長度的選擇對首飾鑄件也有很大的影響,澆道直徑過小或長度過長的話,澆注時金屬液不能充分流到鑄模的每個角落而在中途凝固,導致不合格品的出現。
在鑄造時為了補充模具金屬凝固時的收縮部分,一般澆道的長度為20 mm以內,但不能小於6 mm ,因為過短的話貴金屬液在澆注過程中產生衝擊。
資料來源:中文百科
脫臘鑄造 脫臘 精密鑄造 真空鑄造 脫臘鑄造, 脫臘, 精密鑄造, 真空鑄造 |